第二百二十五章 去见一见弘历老儿的列祖列宗_兰芳
笔趣阁 > 兰芳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去见一见弘历老儿的列祖列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二十五章 去见一见弘历老儿的列祖列宗

  让他砸就是了。

  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兰芳战舰“败退了”,陈用敷一看成果斐然,大喜过望,立刻出动训练不久的水师保护着运兵船开展过江行动。

  在他这边看来,兰芳军队的妖术已经被破了,枪打不远,炮打不响,现在应该是败退状态。

  但是他没想到,兰芳军队根本就是诱敌深入,把他们骗下了水,然后直接转向包抄,把带清过江的一百多艘船只和船上的八千多军兵全部包围了,然后一顿炮火猛轰。

  陈用敷当时就在船上,眼睁睁看着本该失去战斗力的兰芳战舰朝着他们喷吐愤怒的火舌,实心弹、爆炸弹和葡萄弹大量且高效率的摧毁清军水师,大量清军士兵落水而亡,或者直接被打成碎片,死的老惨了。

  最后,这支清军水师在长江江面上被兰芳舰队全部消灭,陈用敷也死了,随后兰芳海军陆战队登陆对岸。

  而那个时候,岸上的清军眼看自家水师被兰芳舰队全灭,早就吓得魂飞魄散,自行崩溃了,一千名海军陆战队队员直取扬州府城,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没有防御的城池。

  扬州府的官员们已经得到了消息,全部撒丫子跑路了。

  带清的官员就是这样,办理正事的速度很慢,能拖就拖,但是跑路的速度却很快,快的惊人。

  陈用敷组织的四万清军发起的两江反击战至此结束,清军全军覆没。

  清军两个主要统帅陈用敷、闵鄂元一死一被俘,清军在两江地区的军事力量彻底崩盘,兰芳在这一带已经实际上取得了绝对的军事优势。

  于是,清军再也无法在两江地区发起反攻了。

  然而兰芳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够吞下整个两江地区。

  李克只能在侦查的前提下,派出两支千人部队,一支去了扬州,占据了扬州府城,一支去了常州,占领了常州府城。

  两座城都没有进行反抗,扬州的官员直接跑路了。

  常州知府宋引论是得到了消息之后,主动开城迎接了兰芳军队,将常州府城完好无损的交给了兰芳军队。

  顺便割掉了自己的辫子,表达了自己那份诚挚的投效中华正统的决心。

  就当时来说,他还真是一个很少有的以知府的身份主动投降的带清官员。

  两江战事至此完结,接下来就是贵州方面。

  楚腾在贵州整理投降的绿营兵并且清剿当地神棍、土匪山贼等势力的时候,得知了清军大军集结在重庆和泸州一带的消息。

  楚腾旋即召开军事会议,基本上确定了清军的目标是聚集在合江,通过合江地区进入赤水,再沿着赤水南下,抵达遵义府附近。

  于是楚腾抽调了一万军队布置在遵义府,准备迎击前来进攻的清军。

  战前他们也不是没有想到清军会主动出击,只是没想到清军的速度那么慢。

  他们九月份就差不多结束了对贵州的作战,然后开始整顿地方,剿灭叛逆,训练新兵,一系列操作之后,不仅招募了两万新兵,甚至都派人北上调查四川的情况了。

  结果带清还是拖到了十一月十几日才把军队带到了合江一带,还未开始南下。

  楚腾派人侦查清军虚实,根据一段时间的调查,基本确定清军人数在三万左右,人员主要以绿营兵和八旗驻防军队为主,装备一般,战斗力不强,战争准备非常不足。

  且根据侦查得来的情报,清军似乎存在给养不足的情况,以至于大军抵达合江之后,居然在当地出现了大规模抢掠粮食的情况,使得当地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流民。

  于是楚腾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他北上,其实是很想和带清精锐交手看看的,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一路北上,目的的全部都是带清最虚弱、腐败无能的一面,官僚胆怯,军队不能战,指挥系统混乱等等。

  李闯在天津有恼羞成怒的感觉,他其实也有,他觉得自己当时对带清怀有敬畏之心实在是太愚蠢了,根本想象不到的愚蠢。

  所以后面对付带清军队的时候,他也没有最开始那么警惕小心了,而是更加大胆的用兵,敢于让军队高速冲击,哪怕弹药跟不上了,他都敢让军队用刺刀冲锋的方式和清军作战。

  清军一溃千里。

  战斗到后期,兰芳军队的确出现了一些军火跟不上、火药不足、子弹不足的情况,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清军那边有很多火药可以缴获,也有很多火绳枪被缴获。

  兰芳军队如果火药不够,在军官们商量之后,便下令士兵们紧急使用清军的火药临时代替,如果子弹打光了,就把自己的枪背在身上,拿起清军的火绳枪来战斗。

  别看兰芳军队大部分都是使用先进枪械的,但是长期使用枪械的经验让他们就算上手了火绳枪也没有觉得多么困难。

  更何况对付这些清军根本不需要什么先进的武器,刺刀冲锋都能直接打崩掉他们,如果再能放几枪,闻风而逃的清军士兵多如牛毛。

  清军是真的上上下下都很拉跨,所以得知四川来的清军也很拉跨的事实,楚腾只是觉得无奈,也没觉得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至于他们烧杀抢掠,这在楚腾看来已经属于基本操作了。

  训练那些俘获的绿营兵的时候,楚腾与一部分绿营兵有过交谈,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是否做过什么亏心事,大部分绿营兵都说他们抢过老百姓的东西。

  但是相当一部分案例还真不是他们想要这样去做的,而是实在肚子饿,没办法,只能抢。

  朝廷拨下来的钱粮,下令的大官那边过一遍手,仓储那边过一遍手,运输转运过一遍手,沿途地方官没什么良心的也要过一遍手,送到目的地交给将军过一遍手,交给军官过一遍手。

  发给大头兵的钱和吃进大头兵肚子里的粮食,都过了不知道多少遍手,还能剩下三成就算是老爷们有良心了。

  这种情况下,不烧杀抢掠,他们吃什么?

  而且长官对他们非打即骂,十分凶狠,时常还要大刑伺候,或者干脆杀人,把他们搞得紧张兮兮十分恐惧,杀别人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种放松的途径。

  当然还有最可恶的一种情况,就是杀良冒功。

  根据绿营兵们的交代,杀良冒功这种情况在带清军队里相当普遍,基本上地方要是出现了什么小毛贼之类的,剿灭之后没几颗人头,长官觉得不够请功的,就会【借老乡头颅一用】。

  曹孟德的智慧在这种层面上被广泛运用。

  甚至有些军官一旦缺钱花了,或者忽然想要升官儿了,就会想方设法杀一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假装是贼匪,报给上官。

  总之他们总有杀人的理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p.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p.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