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大清不能输_兰芳
笔趣阁 > 兰芳 > 第二百零四章 大清不能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零四章 大清不能输

  兰芳正文卷第二百零四章大清不能输和珅提出了这个建议,让王杰好一阵思量。

  但是这在董诰看来有点大可不必。

  “和大人,您的确很有忧患意识,但是大清盛世鼎盛,兰芳贼人只是因为偷袭而导致我大清没有防备,只要我大军得以整备完全,兰芳贼人又有多少兵马能与我抗衡?

  我大清雄兵百万,兰芳蕞尔小国,发自蛮荒之地,绝对无法久战,我军一时不敌,若长久相持,最后获胜者必然是我大清!”

  和珅差点没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所以说他最讨厌和这些喜欢说大话讲大道理的迂腐儒臣交流,两人聊的根本不是同一档子事儿。

  你在说具体的问题,他跟你聊百年大计,你跟他聊百年大计,他又开始处处挑刺说你不讲实际。

  所以和珅没搭理董诰,还是把目光集中在王杰身上。

  王杰是上过战场用过兵的,应该能了解他作为总后勤负责人的忧患意识。

  可别说什么长久相持了,董诰自己家里不缺吃的,却也不看看外头的粮价是个什么情况?

  王杰显然是经历过不少正儿八经的困难局面的,对于和珅提出的建议,他很有些想法。

  “和大人,当前局势,对于大清来说,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有两件,第一,是集中兵力消灭天津贼兵,解除京师困局,第二,是集中兵力打通大运河,恢复漕运,您以为呢?”

  “我赞同。”

  和珅点头:“但是在我看来,这两件事情如果能完成最好,若完成不了,任何一件完成不了,对大清来说都是要命的,你以为呢?”

  “我也赞同。”

  王杰缓缓道:“所以,当前我等应该向皇上建议,集中兵力,对天津、镇江府发起进攻,您以为呢?”

  “这和个是可以的。”

  和珅点头道:“但是我等必须要考虑到万一进攻不顺利,又该如何善后?阿桂统领的八旗精锐尽丧,八旗兵力折损三成,健锐营几乎全军覆没,能依仗的强军已经不多了,还要兵分两路应敌,若是有一些闪失,又该如何?”

  “尽人事,听天命。”

  王杰正色道:“为人臣者,应该竭尽全力为君分忧,若事情超出能力之外,便一死以谢君王。”

  “可不能一死了之,我等臣子可以死,但是皇上呢?”

  和珅不满道:“王大人,你注重自己的清名,可以一死了之,但是皇上呢?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皇上的安危。”

  “和大人以为,皇上会答应离开京师避险吗?”

  王杰看着和珅,低声道:“以皇上的性子,离开京师等同于认输,皇上要强了一辈子,会在这個时候服软认输?那还真不是皇上能做出来的事情。”

  和珅闭口不言。

  王杰说的也是,弘历打了一辈子仗,不说事事顺利,但是最终也都取得了可以接受的结果。

  他的性格便是不服输、好强争胜,有着极其勇敢的一面,让他因为未知的危险而离开京师找地方避难,这对于他的尊严来说是莫大的侵犯。

  这位老皇帝能够接受吗?

  很悬。

  见和珅不说话,王杰又说道:“其实这个事情和大人最好还是不要提,否则皇上一定会不高兴,皇上春秋高,太医也说了最好不要让皇上受刺激,所以……”

  和珅皱紧了眉头。

  “若非是兰芳贼军威胁太甚,我也不想这样说,但是我总认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打通京杭大运河,京师……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打通京杭大运河,就能获得漕粮,就能稳住局面,但如果京杭大运河无法打通,北方、直隶等地的粮价一定飙升,届时人心浮动,如何是好?”

  王杰不这么认为。

  “和大人所言有理,但是和大人,京师乃大清国都,首善之地,如果抛弃京师,且不说钱财损失,这对于大清国民来说,是多大的震撼?这足以使得天下忠臣义士灰心丧气、逆贼不臣野心勃勃。

  京师在,则天下安稳,京师不在,则天下不稳,运河固然重要,但是京师就不重要吗?昔年瓦剌南下,明廷也是商议着要不要南下,于谦力排众议,死守京师,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此先例,谁敢言南迁亦或是迁都到其他什么地方避难?更何况此时此刻并非我军完全无力反击的时候,精锐大军尚未抵达,贼军不过数千,大清还有一战之力,何故早早认输?”

  和珅对此无话可说,但他依然有想要说的东西。

  “我只是认为粮价如果不能稳住,粮食不能稳定供应,则我军也无法安心作战,届时前线作战,后方饿殍遍野,饥民暴动,却如何是好?

  因此,将中枢前往别处,哪怕是洛阳之地,稍微偏南一些,或可避开京杭大运河就地取粮,也有雄关可以防守,不至于无粮可用,王大人以为呢?”

  王杰思考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

  “这不失为一个计策,但是和大人,说一千道一万,皇上能答应吗?”

  和珅无言以对。

  大清国的当家人是弘历,不是他和珅,他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弘历怎么想。

  弘历会放弃京师吗?

  和珅一点把握也没有。

  第二天,弘历的圣旨传到通州、交到刘秉恬手上的时候,刘秉恬正在为通州防务焦头烂额的忙碌着。

  不仅如此,他还要抽出时间询问从天津逃回来的溃兵,向他们了解兰芳军队的实力,以及阿桂战败的内情。

  他抵达通州之后,陆陆续续收拢了两千名从天津溃逃下来的八旗溃兵,其中甚至还有几百名健锐营退下来的溃兵。

  根据一些溃兵、逃亡军官的交代,刘秉恬无比震惊的得知了兰芳军队以少胜多、正面野战击溃清军事实,并且更加震惊的得知了和琳战死、阿桂自杀的事情。

  在接到弘历的圣旨之后,刘秉恬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写一份军报交给弘历,让弘历知道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且让弘历知道兰芳军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他谨慎的思考,小心的用词酌句,一点一点把自己知道和担忧的内容写了下来。

  【臣闻临战之日,兰芳贼军沿河道进军,河中有战舰,舰上有火炮、水兵,阿桂以铁骑击之,贼兵即背靠河道战舰,结弧形阵以火枪击我铁骑,河中战舰亦发炮击我,贼火器精良,枪炮甚猛烈,且只一面对我,我铁骑别无优势,遂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pp.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pp.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